关于印发《2024年阳泉市农村水利水电工作要点》的通知

阳水字202427

关于印发《2024年阳泉市农村水利水电

工作要点》的通知

2024年阳泉市农村水利水电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做好治水兴水大文章助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落实全省水利工作会议和全市水利工作会议精神,集中力量办成一批人民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因地制宜,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加快推动全市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

一、加快推动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

1.转变思想,提高站位,加快推进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开展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列为省政府民生实事15项任务之一,各县区要提高为民办实事的政治站位,增强为人民排忧解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我市今年维修养护43处工程,确保在今年6月底前全部完工,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加快编制完善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规划。要以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规模化供水人口覆盖率为重点目标,以完善“3+1(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规划化、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县域统一管理和专业化管护)为主要任务,强化目标指标管理,县要加强顶层设计,同步开展规划编制工作,注重和区域内相关规划出台加快推进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

    3.全力提升农村供水规模化水平。依托大水源、建设大水厂、接入大管网,优先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对城市供水管网无法延伸覆盖的地区,按照“建大、并中、减小”的原则,大力推进集中供水规模化建设,压缩分散用水户规模,鼓励集中供水工程联网并网、联调联供。2024年底,确保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稳定在92.08%以上,力争全市规模化工程覆盖服务人口比例达到34%以上。

    4.

推进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和改造。对无法纳入城乡供水一体化、规模化供水范围的地区,统一建设和改造标准,因地制宜推进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和改造,规范管理和服务机制,实施小水库、塘坝、蓄水池、机井等水源建设,加快形成以水库山塘为主水源、溪沟水井多源联供的供水格局,持续压减依靠水窖、水柜供水的农村人口数量。对不具备压减条件的,要配套完善适宜的净化消毒过滤设备,实现达标供水,不落一户一人。

    5.

强化县域统管和专业化管护。加快推进农村供水县域统一管理、统一运维、统一服务。依托城市供水、水务供水等专业化公司或专业化机构,推行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全年完成10处省级农村供水标准化管理工程创建工作。

    6.开展县域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全省将开展以县域为单元,分区域、分步骤开展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各县区要系统谋划本县域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严格建设标准,实现农村供水体系布局完善、设施集约安全、管护规范专业、服务优质高效。今年至少开展1个县的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

   7.

深入实施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专项行动。加强水源保护和农村供水工程净化消毒管理,加快推进乡镇级农村供水工程水源地“划、立、治”工作。到2024年底,千人以上供水工程净化消毒设施设备“应配尽配”比例达到100%。强化规模化农村供水工程水质自检;依托区域水质检测中心等机构,加强小型农村供水工程水质巡检;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水质抽检并加强监管。

    

8.巩固拓展农村供水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排查、动态监测农村供水工程运行和农村人口饮水状况。发挥水利部12314监督举报服务平台和山西省农村供水问题监督举报电话作用,健全农村供水问题快速发现、快速响应、快速处置机制,保持问题动态清零。强化农村供水维修养护资金台账管理,巩固维护好已建农村供水工程成果。加强干旱、洪涝及冰冻等突发极端气象预报预警,做好农村供水应急预案,落实应急供水措施,确保出现突发事件能及时有效处理,不出现规模性停水断水问题,兜牢农村饮水安全底线。
    二、深化灌区现代化建设改造

     9.加快灌区现代化建设管理。积极谋划储备一批灌区建设、改造项目,有序推进项目落实落地。扎实推进郊区温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和温河灌区配套改造工程,强化进展调度和督促指导。确保温河灌区配套改造工程2024年3月底前完成前期工作,力争4月底开工,12月底前全面完工。深化灌区管理体制改革,下大力气落实“两费”,科学合理配备人员,强化技术技能培训,提升管理管护水平。

10.强化农业节水供水管理。加强灌区取水许可管理,落实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抓好春浇夏灌工作,加强供水计划管理和调度。强化以水定地,围绕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合理用水需求,科学制定灌溉计划,强化农业节水灌溉管理,提高灌溉供水保障能力。做好全灌溉周期灌排设施的巡查、检修、养护、清淤等维修养护工作。做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和考核工作。

11.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配合发改部门全面建立“准许成本+合理收益”的水价形成机制并完成水价调整。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将农业用水权细化分解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农户等用水主体,积极开展水权交易。组织开展深化农业用水权改革试点工作,积极申报全国试点。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制定不同政策供给制度,形成政府、企业、用水主体共同参与的管护模式。
三、持续推动小水电绿色发展

12.积极稳妥推进小水电分类整改。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区县整改工作指导,严格落实“一站一策”整改措施,组织开展线上线下监督检查。将小水电清理整改纳入山西河湖长制考核内容,严格验收销号管理,积极稳妥完成剩余7座水电站清理整改任务。
   13.督促小水电逐站落实生态流量。督促电站完善生态流量泄放监测设施,规范监测监控行为。省水利厅将持续加强监管平台建设管理,不定期组织开展在线随机抽查。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管已纳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等考核内容,要持续强化考核评价,建立和完善生态流量泄放惩戒激励机制,推动逐站落实生态流量。积极创建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创建,强化对示范电站日常监督,做好绿色改造提升。

四、扎实开展农村水利水电信息化建设

14.推进数字孪生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持续推进水源和规模化供水工程信息关联匹配,完善农村供水风险图。持续推进以县域为单元建立智慧供水信息平台,规模化供水工程水量、水质、水压、取用水计量等关键参数和水泵、药剂投加等主要设备设施实现在线监控,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全面感知、实时传输、数据分析和智慧应用系统建设先行先试,打造数字李生供水系统。新建和改造大中型灌区要同步开展数字化建设和智慧化应用。

15.加强小水电信息化管理。完善小水电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推进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强化监督检查、技术复核等在线行业监管应用。引导基础条件较好的小水电站探索开展数字李生试点,构建基础物联网平台,实现发电机组监控、雨水情、视频监控、巡检系统等实时数据的链接、传输、存储和分析,完善防洪调度、电力优化调度、安全应急管理、生态保障等应用功能。

五、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作风建设

16.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增强安全生产意识。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深刻领悟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重大意义,清醒认识做好水利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松懈情绪,将“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按照“三管三必须”的工作要求,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结合农水业务工作,强化行业安全监管,加强安全风险防控,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17.强化政治建设,持续改进作风。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做好农业灌溉和农村供水这两项最贴近基本民生的工作,打造清廉农水。要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依法廉洁行政,强化责任担当,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坚决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严禁插手干预工程项目实施,做到各项工作“依法、依规、依标准、依程序”,确保建成民心工程、优质工程、廉洁工程,推动农村水利水电高质量发展。

18.践行“两手发力”,加强科技支撑。充分发挥各级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完善良性水价机制,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方式。创新多元化投融资模式,充分利用各类金融工具,用足用好金融支持水利优惠政策,提高项目融资能力。加强队伍建设,优化人员力量配置,强化培养锻炼,提升基层农村水利水电管理能力。强化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加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灌溉对粮食生产贡献分析研究,推广节水灌溉、农村供水水质处理、小水电生态流量监管等技术,提升农村水利水电科技支撑能力。

                        阳泉市水利局

                             2024年3月22日


《2024年阳泉市农村水利水电工作要点》政策解读

相关稿件: